欢迎进入石家庄民生中医院官方网站!电话咨询:400-7078-333

中医是如何认识硬皮病的?

更新日期:2019-10-14 02:07:46 来源:本站作者:admin

硬皮病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,多见于20-50岁之间,女性比男性多。听病名可以猜出病变涉及皮肤。但却不是皮肤病,这是一种以皮肤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。严重可丧失劳动能力,甚至危及生命。那么中医对硬皮病的认知又有哪些呢?

(1)《内经》如何认识硬皮病:

中医学中无硬皮病的病名,根据其临床表现特征,属祖国医学“皮痹”的范畴,为五体痹之一。

皮痹之名,首见于《内经》。《素问•痹论》指出:“以秋遇此者为皮痹”;“皮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肺”。

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演变,《素问•痹论》指出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”。《素问•皮部论》曰:“腠理开,开则邪入客于络脉,络脉满则注入经脉,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”。《素问•痹论》曰:“五脏皆有合,病久而不去者,内舍于其合也”;“凡痹之客五脏者,肺痹者,烦满而呕……”。这些描述大多符合硬皮病的病理演变过程。可见硬皮病的形成是:正气不足,复感风寒湿邪,凝于肌腠,滞于经络,寒凝血涩,络脉痹阻,皮失所养而发病。病程迁延日久,累及诸脏,脏腑功能失调,更加重皮肤病变。

(2)历代医家对硬皮病有何认识:

隋•《诸病源候论》论述本病的病因病机为:“痹者,其状肌肉顽厚,或肌肉疼痛,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,日久不愈,入于经络,搏于阳经,亦变全身手足不随。”

宋•吴彦夔载“人发寒热不止,经数日后四肢坚如石,以物击之似钟磬,日渐瘦恶”,与硬皮病相似。

明•《症因脉治》对本病之脏腑证候有了进一步的描述:“邪在肺,烦满喘呕,逆气上冲,右肋刺痛;邪在心,脉闭不通,心下暴,嗌干善噫,心下痛;邪在肾,腰痛,小便时时变色;邪在脾,四肢怠惰,大便时泻,不能饮食;邪在肠,气窒小腹,中气喘争,时发飧泄;邪在胃,不得下咽,或时作呕。”

明•张景岳言:“着痹者,肢体重着不移,或为疼痛,或为顽木不仁,湿从土化,病多发于肌肉”。又曰:“阴寒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,则凝结不散,阳气不行,故痛不可当”。

清•《类证治裁》指出皮痹的症状、治法及方药曰:“邪在皮毛,搔如隔帛,或瘾疹风疮,宜疏风养血秦艽地黄汤”。

硬皮病的康复在于对症治疗, 首先,以“温阳散寒治其本,化淤通滞治其标”的治疗方法,制定软化硬皮病的三期疗法。第一期,在发病早期,患者皮肤水肿,治疗以清热解毒、活血消肿为主,帮助患者消除皮肤肿胀。第二期,患者皮肤已变硬,治疗以采用温阳散寒、活血化淤的药物为主,帮助患者软化皮肤,恢复弹性。第三期,患者皮肤已经萎缩变薄,甚至发生了肌肉萎缩和内脏病变,治疗重点在于促进萎缩的皮肤、肌肉生长,控制内脏病变的发生发展。

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,请咨询在线医生或拨打咨询热线400-7078-333